“我在老房子住了几十年,阴暗潮湿,有的墙面开始裂了,一下大雨就漏水,入口的道路狭小曲折,我常常和老伴念叨,要是碰上个什么紧急事件,救护车和消防车都开不进来哟,住在这种环境让我一直很忧心!做梦都想换个新家,如今梦想成真了,我要感谢党的好政策,棚改为咱们百姓改善了居住环境,感谢浔阳区的党员干部,我真心支持棚改!”浔阳区湓浦街道大中路西段的征迁户李美丽感激地说道。
大中路西片区旧城(棚户区)改造项目作为浔阳区2019年第一个正式启动的重大民生项目,征迁涉及土地100余亩,涉及1300余户,总面积约14万平米。中共浔阳区委书记、项目征迁组组长宋细妹在推进棚改工作中说道: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!我们把党支部建在棚改一线,党员干部要坚持‘以民为本’的理念,要把好事办好、实事办实,加速实现百姓‘宜居梦’。”为了把这项民生工程办实、办好,浔阳区创新“党建+棚改”模式,把临时党支部建到项目一线,抽调优秀党员干部组成棚改攻坚队,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,充分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,让党员干在一线,把民心聚在一线。
据这里的征迁户陈荷香老人说:“他们(工作人员)人很耐心,多次来我家和我聊天,把征迁政策讲得很细,而且做事也是公平公正公开,还热心地帮我们找房源,带我们看房,春节期间还给我们送鸡蛋、米和油,让人感觉很温暖,所以我信任这些党员干部,也就支持棚改工作。”为了该项目扎实推进,项目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,挨家挨户上门,耐心细致把政策讲透,为征迁居民解答疑难。同时还积极争取房地产开发商和二手房中介的支持,引导其在项目部设立办公咨询点,一方面让征迁户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房源信息,另一方面提供特惠房源供征迁户购买。使老百姓弄明白了征迁政策,同时又及时获取安置房源信息,打消拆迁后怎么办的后顾之忧。
“棚改工作中要想百姓之所想,急百姓之所急,只有真正做到以民为本,当你走进他们心里,才有机会把工作做顺。”区委常委、宣传部长,项目综合组副组长郑德俊感慨道。签约工作启动后,将安置房源全部公示上墙,做到公开透明,对征收房屋实行精准评估,做到高低新旧有别,不搞一刀切。其中,征迁户黄大叔就是从最开始的焦虑失眠到最后的放心签约。最初,黄大叔坚决反对征迁,多次将征迁工作人员拒之门外。后来经过十几次的上门交流,他最终被工作人员的诚意所打动,向工作人员敞开了心扉,如实道出了自己的困难,家中上有90多岁的老母亲,下有精神失常的妹妹,他一直留在九江全心照顾他们,主要担忧征迁后的安置问题,怕亏待了家人。精准了解了他的困难,服务方式就能更具针对性,工作人员为他提供了政策讲解、精准测评、看房选房等多对一的贴心服务。最终使黄大叔一家打消了疑虑,按规定流程签约,并且选到了一套心宜的安置房,一家人终于喜笑颜开。
“考虑到一部分征迁户长期在外地,只有节假日有空回来,所以专门安排了评估和测绘人员值班,确保他们在节假日也能够正常签约。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征迁工作组副组长易晓剑介绍道。同时,征迁项目部实行部门联合审批,项目部组织各职能单位每周2至3次集中办公,最大限度压缩征迁补偿资金的审批时限,确保已签约征迁居民资料齐全的能在短时间内拿到征迁补偿款。有许多征迁户在签约后三天就领到了征迁款,“没想会这么快,才几天就好了,真是高效服务!”征迁户们开心地说道。
目前,大中路西片区改造项目共计1355户,自2019年1月25日正式启动签约,截至6月8日完成累计签约1306户,签约率96%,跑出了征迁工作的“浔阳速度”。近年来,浔阳区牢牢把握棚改政策机遇期,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。自2017年以来,相继启动了黄土坡、李家垅、普润路、大中路西等32个片区棚改工作,共完成棚户区改造20736户,171万平方米,分配安置房6009套。伴随着棚改的继续推进,让群众从“忧居”到“宜居”,让越来越多的浔城百姓真正实现他们的“宜居梦”。
请输入验证码